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哪个少女?”

“就是在窗边坐着看书的那个。”

“你说那位呀?陈先生不认得她?”

陈嘉豪愣了一下:“我应该认得吗?”

“那是乐迪呀!”

“她就是乐迪呀?”陈嘉豪恍然。

乐迪,一生短暂而传奇的天才女明星!

她1937年出身魔都名门望族。

1952年入行;

1968年突发心脏病,因医治不及时,香消玉殒。

年仅31岁。

其生前,饰演过三个经典角色。

第一个是《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

该片曾在1960的法国坎城影展上展映。

乐迪之扮相,艳惊四座。

被欧洲媒体誉为“最美丽的中国女明星”。

此后,《倩女幽魂》成为港片重拍次数最多、最受欢迎的一部。

乐迪因此被称为“倩女幽魂的始祖”。

第二个是邵氏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祝英台。

该片轰动海内外,乐迪也因此夺得了湾湾金马奖影后。

她与扮演梁山伯的凌玻访问湾湾时。

湾北万人空巷,全城交通瘫痪了几个小时。

第三个是林黛玉。

1958年,乐迪拍摄的成名作《妙手回春》中,有一处“戏中戏”的情节。

乐迪演出的林黛玉十分令人称道。

因此邵氏于1962年,专门拍了一部《红楼梦》。

依旧由她来饰演林黛玉。

这两部电影,均获得惊人票房,堪与后来的陈小旭平分秋色。

故而,后世有纪念文章称乐迪为——

最美的林黛玉,永远的祝英台。

1998年,乐迪影迷成立第一个乐迪纪念网站。

她因此成为1950年代到1960年代电影明星之中,第一位拥有个人纪念网站的电影明星。

而该网站,最终促成乐迪国际影友会的成立。

2008年,香江电影资料馆举行一系列乐迪电影放映,纪念乐迪逝世40周年。

2010年,内地数家权威网络媒体纷纷以28张乐迪美照,介绍“中国最美女星”。

“乐迪是和陈丝丝一起来的吧?”

陈嘉豪忽然想起,现时间的乐迪跟陈丝丝是好朋友。

还在陈丝丝主演的《王老五之恋》这部电影里,饰演了一个角色。

陈丝丝来《香江商报》宣传新片《王老五之恋》。

乐迪同行很正常。

只是她此时名气比陈丝丝略逊,且在电影中份量不如陈丝丝重。

所以才在《香江商报》坐了冷板凳。

是这样的吧?

“对啊,乐迪是和陈丝丝一起过来的。咦?陈先生,你好像对乐迪很感兴趣啊?等下要不要介绍你们两个认识一下?”李沙为是会看人心思的。

陈嘉豪下意识的挺直腰板:“好啊!”

……

……

“陈先生,有失远迎!快快请坐!”

“张总编客气,一直和李编辑讲,彼此合作,无需陈先生长陈先生短,太生分了。赏脸的话,叫我阿豪就可以了。”

“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叫你阿豪好了!”

《香江商报》总编辑办公室。

张学空绕出办公桌,紧紧拉住陈嘉豪的手,摇了又摇。

早就听李沙为讲,《天龙八部》的作者陈嘉豪年仅十八岁。

已经为此唏嘘了很久。

但闻名不如见面,当真看到陈嘉豪那一脸的胶原蛋白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感慨万千。

十八岁啊!

陈嘉豪十八岁就写出了《天龙八部》这么精彩的武侠小说!

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好像还只是个清澈而愚蠢的学生吧!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张学空拉陈嘉豪到沙发上落座,又让李沙为泡茶。

说了一箩筐《天龙八部》好看的话。

陈嘉豪坦然听之。

近乎无动于衷。

《天龙八部》系䘳庸武侠代表作之一,曾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漫画及游戏。

其中一章节还曾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读本。

好看,毋庸置疑!

张学空夸再多,陈嘉豪也不嫌过分。

倘若夸我长得帅,我或许还可略微谦虚一下。

这份坦然,落在张学空的眼里,却是与年龄截然不符的淡定与从容。

陈先生果然不愧是能写出《天龙八部》这等煌煌大作的段萧竹啊!

别的不提,单单这份大家气度,绝非寻常作家可比!

“阿豪,本来我还想,这两日委派沙为去九华径登门拜访你,既然今日你过来,有个事情正好和你商议一下。”

“张总编请讲。”

“是这样,《天龙八部》在我《香江商报》连载以来,大受欢迎,反响空前;现有新加坡、大马、泰国三家报纸与我联络,想要转载这部小说。”

“哦?新马泰转载,给开多少钱转载稿费?”

“呃……”

张学空还有敬陪末座的李沙为,都被陈嘉豪这话狠狠噎了一下。

阅读报刊,是当下平头百姓最为廉价的娱乐方式。

故而各式文风昌盛,作家层出不穷。

但作品被转载一事,往往为名家名作之专利。

如武侠小说领域,目前之香江,梁玉生、䘳庸作品被转载最多。

至于寻常作家,能获发表机会领取稿费养家,已属谢天谢地。

转载之事,想当不要想。

陈嘉豪乃新人作家。

以段萧竹为笔名的《天龙八部》,应是其第一部长篇武侠小说。

能获外埠转载机会,不应该激动莫名吗?

他倒好,张嘴就谈钱。

张学空和李沙为谈不上不喜。

毕竟,作家写文,也是为了求财。

本质上和上班族坐班开工,没什么太大区别。

只是。

前一秒的陈嘉豪,还淡定从容的仿佛不食烟火。

这一刻,浑身上下都散发出市侩气息。

反差太大了。

他们哪里晓得。

前生前世,《天龙八部》是1963年9月3日在《明报》开始连载的。

亦有新加坡的《南洋商报》,及䘳庸创办的《武侠与历史》杂志同步连载。

后有诸多其它报刊,纷纷加入转载行列。

凡有华人处,必有䘳庸武侠嘛!

如今,我写《天龙八部》,用的还是前生前世经䘳庸多次修订后的精华版。

有新加坡、大马、泰国报刊来谋求转载,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至于眼下之陈嘉豪,写书首先图财,以求攒够一定数目尽早买房。

所以。

给钱就好!

不给钱的,那叫侵权!

PS:新嫩新书没得转载机会,惟求各位大佬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月票,求追读!各种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