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造反笔记 北宋造反笔记 第31章 巨寇入汴京

作者:百里透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04:02:0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时值六月,天气炎热难耐。

呼保义宋江,过去半年一直很憋屈。

自从他揭竿而起后,先是连续攻城夺寨,占下十多个县,响应者数万人。

但朝廷派来的招安之人,竟然只愿给他一个知县、两个县尉、四个主蒲的名额。

简直是欺人太甚!

他手下那么多弟兄,竟然只能换这么几个鸟官。他手底下有大小军头三十多个,该怎么分?

若是他答应下来,就是背弃兄弟,自己脑袋可能就要搬家了。

后续朝廷派军队镇压,宋江手底下全是农民兵,连甲都没几件。

难以抵挡的情况下,采纳吴用的主意,舍弃老弱只留精锐,转而在各州县之间游击作战。

恰逢去岁河北遭了旱灾,他每至一二州县,便能煽动裹挟流民上万人。

在周边抢夺一番,就再次丢下这些流民,主力精锐带着财货粮食,乘船而走。

成了流寇的宋江,宋军连他屁股都摸不到,只能四处救火,亡于奔命。

只是这样风餐露宿,终无定所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手下一些弟兄们,各个都有了意见。

那些远离家乡、亲人的精锐兵卒,也生出怨气。

宋江感觉,再这样下去,不出半年手底下就会离心离德,甚至一些军头将弃他而去。

这天他和几个亲信军头商议此事,吴用说:

“公明兄,上次前来招安的只是一个知州,谅他也不敢许诺什么大官。

不若进京寻一大官促成此事,或是索性找人牵线搭桥,直接求到皇帝赵佶头上。

那皇帝好大喜功,要是得知兄长愿意归附,定然会欣然接受。

皇帝为满足面子,也肯定会封兄长一个大官儿,我们这些兄弟,也能谋个通判县令当当。”

宋江乃河北汉子身形高大,目光如炬,面容阴鸷。

他被吴用这番话说动心了,只是如何搭上线,又成了一个问题。

“京中大官,视我等为贼寇,怎会出面见吾?若是找人牵线搭桥,又找何人为好?”

吴用几人皆静,他们当贼前,不是小民就是土豪。

像宋江这样的郓城押司,已经是这群人里最高质量的人才了。

见众人耷拉着脑袋,李逵起身说道:

“哥哥,我等这般干着急,何不先去汴京一趟!”

宋江听后大笑道:“哈哈哈,李逵说得对,我等都没去试一试,就这般没了心气,算什么好汉!?”

于是决定冒险去汴京,找机会与赵佶通气,省去中间商赚差价,为大伙儿谋个富贵。

江水之上,李逵发着牢骚:“哥哥为何不愿带俺!”

“你这黑厮,不似好人,一去汴京就露出原形,岂不是害了兄长?”吴用调笑道。

无奈李逵只能远远看着,宋江几人乘船远去。

五日之后,宋江出现在汴京城外。

————

自从识破陈途安马甲后,李师师便经常邀请他,或是不请自来。

两人关系也越发融洽,甚至陈途安觉得,只要自己一句话,就能夜宿醉杏楼。

这日李师师正在陈途安书房,缠着他索要新诗。

她环抱住陈途安手臂,祈求道:

“仙郎弟弟,再给姐姐一首词如何?”

陈途安手臂在晃动间,时不时触碰到一点柔软,这让他有些难以把持。

他甩开胳膊,皱眉说:“不是半个月前,才写给你一首《青玉案·元夕》吗?”

李师师再次抓住,摇晃个不停,眼中带着几分狡黠。

“那都是半个月前了,还望仙郎怜惜姐姐。”

什么乱七八糟的。

陈途安这次决计不会给她再写了,本来就没多少存货,叫她搜干刮尽就不好了。

恰在此时,王鑫匆匆进来,只瞥了眼环住表弟手臂的李师师。

心道:看来表弟喜欢年纪大的女人,曹蓉比他大几岁,现在又是一个李师师。

他也不多想,将几封信交给陈途安,便匆匆离去。

陈途安一瞧,有翁翁陈启坊寄来的,也有母亲王氏的,还有一封来自曹蓉。

看到曹蓉这封信,陈途安有些心虚,他虽然和李师师没发生什么,但总觉得“姐弟”情会变质。

“这是仙郎那位红颜寄来的?”李师师见他瞧着这封信发呆,故作哀叹:

“不知是谁家女子,竟能得嫁仙郎,师师便没这份好福气。”

受不了她这阴阳怪气的话,陈途安无奈道:“师师姐,莫要闹了,我再写给你一首便是。”

李师师顿时面露喜色。

待他将一首陆游的《仆算子·咏梅》交给她,李师师看后,惊喜道: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真不知你小小年纪,怎写的都是这等好诗。”

她却不知道,陆游都快被薅秃了……

陈途安难以回答,双方皆不语,两人之间沉默片刻后,李师师忽然说:

“宫里传来消息,要在我院中挖掘暗道,暗道挖通后官家就会来,仙郎以为如何?”

赵佶要挖地道?陈途安忽然有些想笑,但明白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笑出来。

李师师的意思很明显,她即想问问自己的态度,亦是表明心意……虽然在她看来,仍旧无法摆脱赵佶。

可陈途安不怕赵佶啊!甚至可以立即南下,潜藏至今年十月,起兵造反。

“师师姐,可愿意跟我南下?”陈途安目光直视她。

李师师以为陈途安是想带她私奔,伸出柔荑握住他的手,摇头说:“仙郎,师师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她苦笑道:“官家第一次见我,是在大观三年,那时我还未满十三岁,官家从此便视我为禁脔。(1109年)

他定然不会放我走的,还会连累仙郎。”

陈途安轻捏柔荑,摇头说:“师师姐,不必说那么多,途安只问你愿不愿随我南下,若是愿意赵佶也拦不住。

我素来不喜什么转世仙童,我在家中排行第七,若是师师愿随我南下,便称呼我七郎即可。”

李师师即心惊他,竟然直呼皇帝姓名。

亦为此感动万分,脑海中回想陈途安所写一首首诗词,竟生出就陪他疯一把的癫狂痴念。

不禁向前拥住他,轻薄纱衣下柔软身躯,贴在陈途安健硕背部。

在他耳边吐气如兰:“七郎,我跟你南下。”

————

宋江碰壁了,汴京城这么大、官那么多,可他根本找不到路子。

他派人去过蔡京、童贯、高俅、郑居中等人府上。

可这些大官门槛太高,他派去的人连二门都进不去。

他和几个头目,又不敢亲自去,害怕被当场捉拿邀功。

在京中盘亘十来天,身上盘缠也花得差不多。

无奈之下,他决定今天见一见传说中的李师师,就打道回去。(《宣和遗事》记载,宋江起事后,曾潜入东京,于李师师家写下反词)

就在这时,吴用忽然拿了份报纸进来,一脸笑意道:“兄长可知此物?”

“小报而已,有甚要紧的?”

“非也,此乃兄长进身之阶!”吴用摇头道:

“这份小说报,是官家亲封三品道官的产业,那位三品道官所住之处,吴用已经打听到。”

“那又如何!那等高的门槛,如何进去?”宋江这几天,已经看尽了汴京城高官嘴脸。

暗自生恨,有朝一日,必将领兵打进汴京!

“非也!”吴用笑道:“兄长,这位道官年仅十四,为人清廉,只住在外城城北一处二进宅院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