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武术小说王》杂志编辑部。

陈路劲处理完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开始审阅下一期杂志需要刊载的稿件。

他杂志上的稿件,一类是武侠小说,一类是武术介绍,或武术名家的心得体会。

作家群体相对固定。

交稿时间也往往比较固定。

故而可以在杂志出版前,对稿件进行一番精雕细琢。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

陈路劲今天审稿,总是难以集中精神。

耳畔时不时的就会回响起昨日武侠作家聚会上,陈嘉豪说过的那些话。

因此。

看一篇手头上的稿件,感觉好像不太得劲。

再看一篇,还是觉得不够劲……

“老陈,帮我一个忙!”中午时分,关德幸的电话打到了陈路劲这边。

“什么忙?你说!”

“你在《武术小说王》编辑部吧?鸭巴甸街?你那里是不是离荷里活道30号不算远?帮我跑趟《真报》,去把阿匆打一顿!”

陈路劲“啊”了一声:“打阿匆做什么?”

关德幸咬牙切齿:“谁让他昨天聚会,引荐了阿豪过去?我今天满脑子都是阿豪说的那些话,写剧本都写不进去了!”

陈路劲心里舒坦了。

原来不只我一个被阿豪扰了道心啊!

很好!

“老关你别这样。再怎么说,你也是武侠界前辈,要站得稳,坐得住。阿豪说说怎么了?阿匆引荐阿豪去参加聚会又怎么了?要沉住气!”

“哼!说的就好像你能沉得住气一样!我就不信,你老陈今天没想过阿豪的那些话!”

陈路劲嘴角的揶揄顿时挂不住了。

好吧!

让关德幸戳心窝子了。

沉默了几秒钟。

“客观的讲,阿豪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咱们写广粤籍武术名家的故事,的确一直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徘徊,难怪不如梁玉生、䘳庸他们写的武侠小说更好看。”

“是啊,打地主、打恶霸、打强盗、打坏人的套路,第一次用很新鲜,第二次用略显俗套,第三次用,咱们自己都嫌太套路。把人物放到更广阔的世界里,才是我们打破桎梏,更上一层楼的唯一出路。”

“那你想方设法打破一下嘛!”

“我也想啊,这不在家写新剧本吗?”

“写不进去?”

“感觉满脑子都是思路,盘算着安排黄飞鸿做这样,做那样,真要开写了,却不知道如何下笔了。”

陈路劲理解关德幸的感受。

作家写作,往往都是从有了思路开始的。

但思路是思路,跟最终写在稿子上的文字是两码事。

必须要在这样那样的思路之中,找出一条一以贯之的线。

把所有思路融会贯通。

构建出一个清晰的独立世界。

陈路劲接触过不少作家。

说起思路来,一套接一套,一副连绵不绝无穷尽的模样。

但就是写不出精彩的故事。

那些说起来天花烂坠的思路,最终变成文字,怎么看都跟狗屎一个样。

为什么?

因为没有找出那条一以贯之的线!

因为没有把思路融合好!

“老陈,你说阿豪动笔没有?他写出来的黄飞鸿小说,真的会跟他昨日所讲的那般精彩吗?”

“我也很想知道。”

“商量个事情?”

“说。”

“如果阿豪写一摊狗屎出来,咱俩一块儿去打他一顿怎么样?”

陈路劲欣然同意。

如果阿豪真小子真的只是个嘴货,那就太可恶了。

自己写不出精彩的黄飞鸿,还要坏我们道心。

不打他一顿,简直天理不容。

只是。

既然他能写出《血海飘香》,写黄飞鸿的故事……应该也没问题吧?

……

……

黄飞鸿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人物。

系清末民国武术家、中医外科名医、舞狮名家、洪拳大师。

他祖籍佛山,生前主要在广粤省佛山、广州一带活动。

故而广粤省流传有很多与其相关的轶事典故。

民间亦有不少顺口溜,如:前清十虎说太公,麒英衣钵传飞鸿;西樵山下显三杰,禄舟一村现虎龙等。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广派武侠名家们基于黄飞鸿民间故事,创作的武侠小说,比较客观的说,其实并不差。

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铺垫,后世才诞生出那么多黄飞鸿相关的电影、电视剧。

然而,陈嘉豪想要打开《武术小说王》杂志的大门。

顺着此时代的黄飞鸿故事基调来写新篇,不能说不可以。

但想要赚钱,赚大钱,大概率是不行的。

因此。

在昨天的武侠作家聚会上。

陈嘉豪拿关德幸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跟如今风头正劲的梁玉生、䘳庸武侠小说做了简单对比。

关德幸电影中的黄飞鸿,跟地主、恶霸、强盗小打小闹。

梁䘳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以侠义为本,以天下大势为舟,斗奸臣,杀枭雄。

本质上,两者并无太大区别。

都是行侠仗义,都是惩恶扬善。

但舞台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故事精彩程度的大小。

为阐明这个问题,陈嘉豪当时还举了一个比较粗浅的例子:

“同样是女人。”

“一个某小村庄之中的村花,一个紫禁城里的公主。”

“读者更爱看小说主人公迎娶村花,还是公主?”

总而言之。

陈嘉豪讲的是要让黄飞鸿走出去,走上更加广阔的江湖。

让他去跟更厉害的大人物打交道!

去消灭更加强大的敌人!

这一思路,对于此时代写惯了小打小闹的武侠作家来说,无疑极具冲击力。

但对陈嘉豪本人来说……小意思!

上午写完《天龙八部》的“第二章玉璧月华明”。

他下午铺开稿纸,着手写黄飞鸿的故事。

【清朝末年,佛山武师黄飞鸿常教人练武可自强救国。】

【但见清廷苟且,洋人横行,民众受苦,渐觉单凭武术不足以解国困。】

【于是,黄飞鸿努力寻找其他救国出路……】

原剧情出自1991年上映的电影《黄飞鸿之壮志凌云》,由李莲杰、关芝琳主演。

当年拿到了2967万元票房。

导演徐可讲,他在1983年、1984年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了。

还从“007”系列电影中的“邦女郎”身上获得启发,塑造了十三姨这个人物。

据说,这部电影杀青之前,徐可就有拍续集的打算。

找投资老板商量,投资老板没做任何回应。

直到影片上映,看票房相当可观,才欣然同意继续投资。

然后才有了《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侠义英雄、糅合“东方淑女”形象和“西方女性”气质的美女、与洋人在洋船上奋战、解救被骗劳工和妇女……

种种元素叠加在一起。

陈嘉豪相信,在这个时代这样写黄飞鸿的故事。

精彩程度绝对能爆炸!

PS:数据可怜的让小弟想要爆炸!各位大佬,求收藏,求月票,求追读了!可怜可怜孩子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