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自然无法休息。
他内心焦急如焚。
蒯澈是阿姐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
但诸葛亮不能乱,反而要迫使自己冷静下来。
因为心乱不仅会什么都做不成,还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来到府衙后,费祎的信使果然没走。
这个信使也是知轻重的。
将费祎的信件看完,诸葛亮心下稍安。
他一眼就看到‘那伙羌人掳走阿澈,却又放张嶷等人回返’这个关键信息。
不过道路闭塞。
如今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谁知道会不会有变数。
想到此,诸葛亮一刻也坐不住,连夜前往刘备寝宫。
“军师这么晚而来,大王已经休憩了。”
“烦请内官通传,亮有十万火急之事。”
宦官杵在原地想了想,不敢得罪诸葛亮,硬着头皮去叫醒刘备。
“唔……”
刘备揉着眉心,强打精神道:
“孔明啊,可是礼仪上还有什么疏漏?”
“你也连日没休息好了,千万不要累坏了身子。”
“有些事其实从简就可以了。”
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可出身却与草莽无异,底层出身的他这段时间被宫廷的礼仪都弄麻了。
诸葛亮行礼道:“主公,臣正因此而来,要让文休多多劳心了。”
文休,是许靖的表字。
此人虽然年迈,但涉及到刘备的登基大事,各方面的礼仪都要许靖来进行规整统筹。
刘备关切道:“孔明是该多休息休息,你看你都瘦了。”
说着,刘备却是又好奇道:“就为这事?孔明是刚刚从城外回来吗?”
诸葛亮先点点头,又摇头道:“臣是要离开成都一段时间。”
“!!”刘备这才惊醒:“什么?”
诸葛亮的才能无人能代,刘备很清楚这一点。
这个时候,诸葛亮若是离开,登基大典不说无法进行吧,肯定是要延后的。
诸葛亮跪了下来:“主公,请恕亮无法静心理事。”
刘备慌忙起身:“发生什么事了?”
……
少顷后,刘备大怒:
“羌人竟如此大胆!”
“逆子果然废物,整日自称兄长,却让贤侄身陷囹圄。”
“孔明……”
刘备发泄完怒火,犹豫片刻,落泪道:“孤理解你的心情,去吧,让子龙与你同去。”
诸葛亮感激凋零:“谢主公!”
刘备当然知道诸葛亮此时不能轻离,但也知道蒯澈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
登基大典肯定会受影响,可诸葛亮比登基大典更重要!
这一夜,成都注定许多人无眠。
翊军将军赵云,早已年过五旬。
做为刘备最信任的人之一,赵云虽然没有外派镇守一方,官职在如今的蜀汉集团也不算多高。
但将赵云留在身边,刘备就是要应对各种急需的情况。
而此刻,就是需要赵云的时候。
刘备连夜召赵云入宫,叮嘱赵云保护好军师前往汶山郡。
诸葛亮再出现在忠伯面前时,已经天色渐亮。
“阿忠,走!”
蒯忠眼眶一热,这才注意到诸葛亮的憔悴。
又注意到诸葛亮身边的银甲老将和数十骑。
咚!
蒯忠跪在地上请罪:“是老奴误会了明公,无颜面对明公矣。”
阿牛愣了愣,也跟着跪下。
常山赵子龙名闻天下,来到成都许久的忠伯和阿牛自然清楚这位同行的含金量。
诸葛亮笑容温和的扶起蒯忠和阿牛:
“汝等何罪之有,阿澈有汝等这般忠仆,吾心甚慰。”
蒯忠和阿牛诺诺不敢言。
银甲老将挥了挥手,麾下又牵来两匹空马。
诸葛亮含笑示意忠伯和阿牛上马。
忠伯上马后望向周围没忍住问:“就这些人?能救郎君吗?”
诸葛亮没多余解释,只是扇指银甲老将:“阿忠不知子龙将军否?”
昔日长坂坡在曹军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蒯忠当然知道。
但……
蒯忠又怎能说:如今的赵云已然比他都要年长几岁。
赵云看别人好像不相信他,也不恼怒,轻声解释道:
“军师心切,故而我等先行,途径郫县的时候,会有兵马随行,成都也会派出后续援军。”
蒯忠在马上拱了拱手,不再多言。
别的不说,诸葛亮的能力他心里还是信服的。
“出发!”诸葛亮上马轻挥羽扇。
休息,已经顾不上了。
在去找大王之前,诸葛亮就已经派出信使前往郫县先行整顿人马。
等他和赵云这数十轻骑赶到的时候,应该可以不耽误时间直接进入汶山郡。
郫县令邓伯苗的能力,诸葛亮还是相信的。
……
汶山郡
杨兰的雇佣兵营地。
“将军三思啊!”
部下昌焕劝谏道:“怎可将我等的家人交到这汉人手中!”
昌焕说罢狠狠瞪了蒯澈一眼。
杨兰一直瞒着他们,直到今日忽然下令收拾行装,才跟他们透露了要把妇孺托付的真相。
蒯澈回以昌焕一个微笑。
他这些日子也看得出来,杨兰威望很高,她决定的事情大概是不会因为部下而更改的。
果然,杨兰只是一句:我意已决!就让几名骚动的麾下闭上了嘴。
跟随杨兰最久的昌焕又瞪了蒯澈一眼。
昌焕和弟弟都有妻子儿女,把家属交给一个本应是俘虏的汉人,他自然不甘心。
可杨兰态度坚决,昌焕和数名元从也无可奈何。
收拾行装自然不是一日之功。
杨兰是接到回信得知县衙已经派出人,才估摸着时间宣布。
为的就是更稳妥的与来接蒯澈的汉军一起,将营地的妇孺护送到广柔县。
两日后
清晨
天光刚亮的时候,杨兰就命人整装待发。
许多孺子在大人的怀中睡眼惺忪。
杨兰心下不忍,不过她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出发!”
杨兰轻甩马鞭,骑马带头走出营门。
羌人的生活习性不同,他们没多少物件,也习惯了随着草场迁徙。
妇孺们则熟练的赶着牛羊、马儿。
牲畜的背上都托着大大小小的物品,浩浩荡荡的向营门走去。
这些人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如何。
为避免引起更大的骚动,杨兰将真相只告诉了几名地位稍高的元从,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
不过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上位者可以一言轻决普通人的生死。
杨兰自然是一个合格的首领。
她没有家人在里面,却一直在为了这些人付出一切。
为此,不惜向汉人妥协。
而这些,杨兰也没有让更多的人知道,只是自己默默承受。
蒯澈骑马跟在杨兰的附近,观察着周遭暗暗点头。
羌人不缺牲畜,迁徙的确要比汉人轻松不少。
当日抓他的时候,杨兰只出动了不到一半的人手。
如今观之,这支雇佣兵即便只算青壮战斗单位,都有张嶷所说的千骑。
怪不得就连苍牙部都不敢轻易发起争端。
这要是给杨兰回去西凉再发展壮大一番,这女人了不得啊。
蒯澈暗暗感叹的时候,大部人马已经有一大半步出了营门。
就在这时——
营地上方的连绵山脉传来锣响。
紧接着是震耳的呐喊,仿佛四面八方都有人。
受惊的牲畜引起一阵骚乱。
蒯澈心中一沉,有埋伏!
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