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技术复现出来的消息传出去后,社会上自然是一片欢呼的。
这原本是人类社会为了应对三体世界,定下来的三大研究工程之一。
太空电梯也是其中之一。
现在,有了三体人的技术,太空电梯也快搞定了。
剩下的就是建造星际飞船,这个是最难的,涉及到太多技术了。
但三体那边都有现成的,人类的星际飞船的建造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三体那边。
离开核聚变实验基地后,林云又去了纳米中心,程心要去飞船研究中心,没有跟着他。
纳米中心这里是高强度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心。
几年前,这里就已经可以少量备一些纳米丝“飞刃”,这些纳米丝非常细,但强度却很高。
在危机纪元开始的时候,地球联合作战中心对ETO发起的“古筝行动”中,就用到了这里生产的纳米丝。
在这个打击行动里,纳米丝像琴弦一样被布置在河道两侧,ETO的基地“审判日”号通过后,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纳米飞刃瞬间将他们船体和船上人员切割开。
人死了,船上的三体资料却没人来得及销毁。
就这样,地球联合作战中心成功获得了大约28G的三体信息,为人类了解三体文明提供了大量资料。
当时,三体刚了解到人类的思维不透明,并对ETO产生了信任危机,断开了和他们的联系。
如果不是三体抛弃了ETO,有智子在,那些资料很难落到他们手中。
“汪教授。”林云很快见到这里的负责人汪淼。
汪淼同林云握手的时候问:“吃饭了没,要不要先吃个饭?”
“不用了,刚在那边和丁仪吃过了。”
汪淼笑着说:“那行,我带你去看看第一批用催化反应制备的纳米材料。”
“生产线已经在建造了,大概下个月,就能开始量产这种高强度纳米材料了,而且随着生产线的增加,制备速度会越来越快。”
说话的时候,他有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太空电梯建成以后,人类要探索太阳系其他行星会简单很多。
利用太空电梯,可以将大量的材料送到同步轨道上。
空间站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下来,未来甚至可以直接在上面建造飞船。
“这种材料量产以后,很多技术难题都能得到解决了。”林云夸赞道,“汪教授这次算是狠狠地推了人类文明一把。”
“和你比起来不算什么。”汪淼摆摆手,“如果不是你,三体人还在封锁着我们人类的科技呢,怎么可能会像现在这样,还帮我们解决技术难题。”
“说实话,没让三体那边的帮忙,我这材料怎样实现量产,至少还要摸索好几年的催化反应条件。”
“你把三体人逼得和谈,完全是给我们的科技找了一条捷径。”
林云拍了拍老汪肩膀,哈哈一笑:“我也就是动动嘴而已,真正做事的还是你们。”
一波商业互吹之后,林云跟着汪淼看到了催化反应制造的纳米材料。
汪淼指着一条十几米长的纳米线说:“如果用之前的分子建筑技术,想要制备一条这样的纳米线,至少需要三个月。”
“而现在,只需要一天多的时间,还能控制时间来调整粗细,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
林云点点头:“速度提升了很多,也更容易调控了。”
他问汪淼:“太空电梯的导轨需要多少这样的纳米线?”
“做导轨应该不用线状材料。”汪淼说,“到时候直接把材料发射到同步轨道上,在上面加工成导轨,然后放下来。”
“导轨至少需要半米宽,才能拥有不错的运载能力。”
林云明白了,点点头。
然后他问:“这种材料量产完成以后,汪淼有没有什么新的项目?”
汪淼摇头:“目前还没有,等基础物理进步以后,或许会试一下新的创意。”
林云看向他:“比如强互作用力材料?”
汪淼疑惑的问:“用强互作用力让原子结合起来制备的材料?”
林云点点头:“差不多吧,三体人可以操控的维度比我们多,或许也已经掌握了强互作用力。”
汪淼想了想,说道:“如果他们真的有这种材料,那对我们来说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假如材料的原子之间以强互作用力结合,那它的强度,足以碾压目前的人类文明。”
可不是碾压吗……林云心想。
三体人的水滴,能直接用物理撞击的方法,将人类的战舰当蚂蚁碾死,一撞一个不吱声。
不过,强互作用力材料的技术,林云也没办法找三体人要。
如果他开口要,三体那边完全可以说还在研究。
他们又没在人类眼前显露过,林云总不能硬说自己知道他们有这个技术吧。
而且,强互作用力材料和智子技术一样,都和威慑无关,三体不给人类也不可能用广播坐标来威胁。
这不像引力波广播技术和星际飞船,前者是威慑所需,后者建成以后可以帮助三体移民太阳系。
除了帮三体移民,星际飞船也会用作威慑的补充手段。
林云没有开口让汪淼搞强互作用力材料,人家毕竟才是专业的,前沿物理学突破后,自然会想到,纳米材料往上一层,肯定会涉及到强互作用力的。
从纳米中心离开后,林云回去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他乘坐飞机去了内陆,然后坐车去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的一个小城市。
他是来看看这里的大棚的。
“林先生,那边就是这两年来铺设的大棚了,已经有快五万亩的面积了。”一栋楼上,这里的负责人给介绍了大棚项目的进展。
“挺壮观的。”林云看着一望无际的玻璃建筑说道。
因为这里时常有沙暴,所以大棚用玻璃和钢架建造。
如今可控核聚变实现了,在大棚里进行无土栽培是非常可行的,并且考虑到以后的全球热量释放的问题,局部的粮食减产是可能发生的。
因此在合成淀粉搞定之前,大棚都可以一直建下去。
哪怕是淀粉工业化合成了,这些大棚也不会荒废,毕竟长出来的总会比合出来的更受欢迎。
在非洲一些落后地区,建造大棚还可以提供不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