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造反笔记 北宋造反笔记 第11章 爹来了

作者:百里透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8 04:02:02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雨一直下到了六月初,才慢慢变小,这些天只剩下残雨,些稀稀拉拉的落下。

陈途安这段时间没学可上,一直闲在家里。

早上睡个大懒觉,起来后给伯母请个安,再回来练一个小时基本功,然后就开始今天的实验,偶尔吃杯冰酪。

太爽了,这才是穿越者该过的生活。

和在曹娥镇时不同,越州城里买东西很方便。

他找人打造了个蒸馏装置,很多实验都会用到。

前几天,他从胆矾提取出了稀硫酸和铜,试验了酸染印花布。

嗯,染得很差。

没有想象中印花很整齐的效果,染出来的印花有些地方多,有些地方少,分布很不均匀。

可能是稀硫酸不纯,还可能是他的染缸有点小,才染得不均匀。

这也没办法,这些实验,目前只有他一个人能做,要造大染缸也得花钱,他目前的染缸就是个大点水缸而已。

还有一种可能,是布料的问题。后世印花布大都是用棉布,而宋朝还没有棉布,只能用麻布或者丝娟。

后面还出现了烧布现象,弄得他紧急调整稀硫酸浓度,好不容易才弄出一块看的下去的印花布。

他将那些染坏布料,交给王金、王鑫两个表兄,和丫鬟枣儿。

陈途安眼中的残次品,在他们眼里可就宝贝了,染色布他们见过,但没见过能染成印花的。

别看以前农村花棉袄看起来土,这个工艺一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在这个时候,妥妥的高科技。

今天陈途安打算做个新实验,他要弄出雷酸汞,就是绝命毒师里那个。

嗯,教物理的,一般化学也很好。

中式化学其实很好理解,雷酸汞一听名字,就是由雷酸根和汞组成的。

陈途安先是用蒸馏装置,将稀硫酸蒸馏为浓硫酸,得到浓硫酸后,再加入硝石置换出硝酸。

这个过程很耗时间,他让王金帮忙看着火候,自己则去找戴富、曹蓉他们耍了。

县学也放假了,和后世暑假不同,这时候叫农假。

在每年五月、九月农忙时期分别放一个月农假,这次农假从五月中旬一直放到六月中旬。

不得不说,徽宗时期的确是士大夫的天堂,一年竟有一百二十天假,实在令后世羞愧。

————

直到下午,陈途安才归家,他还太小,二伯从不让他在外面过夜。

刚回到自己的小院,就见一个长相白净的中年男子,坐在小板凳上正盯着蒸馏装置看,王金也不知道跑去哪儿了。

“爹,你什么时候来的?”

陈途安认出来,这是他这辈子的便宜爹——陈举礼。

实际上,他从穿越起,两人也就见过三次而已,这次是第三次。

前两次,一次是小途安出车祸以后,一次是元旦、也就是春节见过一面。

陈家老太爷的四个儿子分工很明确,老大陈举业,在家打理家业。

老二陈举仁,入县衙为吏,为陈家添几分官方话语权。

老四陈举孝,考学读书,为家中奔前程,以期改换祖业。

至于陈途安他爹,老三陈举礼。则是在外经商,需要四处奔波,一年也回不来几次。

陈举礼转过身,先下打量了一遍陈途安,拍了拍他肩膀笑道:“不错,长高了,难怪连爹爹都不叫了。”

陈途安怎么好意思叫得出口。

小途安的记忆,加上前世年龄,他四十岁都有了,而陈举礼今年才三十六岁,那样叫实在太肉麻了。

“哈哈。”陈举礼见他这副模样,也是哈哈一笑,十分亲昵的摸了摸他头,说道:

“你三舅舅也来了,王金、王鑫都去见他了,我替他守着你这古怪玩意儿。”

“嗯,孩儿晓得了。”陈途安点头应下。

这是怕他对王金、王鑫两兄弟产生误会,认为他们不认真做事。

这时候的伙伴关系,其实更像是为他找的把兄弟、加主君家臣,能为他同生共死的那种。

而陈途安的两个伙伴,更是他的表兄,非常值得信赖。

说罢,父子都不再说话。

由于经常不见面,两父子其实一直有些尴尬,陈途安主动打破沉寂,向他问道:

“爹你这次怎么回来了,是今年的生意不好吗?”

“如今河道水势汹涌,水上行商不太安全,很多商人都不出来,朝廷漕运和各地贡船也歇了,生意不好做。”

陈途安听后,皱了皱眉。水上行商不安全倒是可以理解,商人不出倒是可以理解。

漕运和贡船歇了,又与自家生意何干?

父子俩又不咸不淡的聊了两句,陈途安问他爹,有没有回去见他娘。

陈举礼有些心虚的点了点头,看起来十分古怪。

陈途安也是男的,知道这货估计往又家里带人了。

他这便宜爹,一直漂泊在外,几乎每次回家都会带个女子进家门,算下来少说也有三四十个。

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商人基本都会在外畜养外宅。

但他这个爹是个管杀不管埋的,在外招惹后带回来,从此几乎不再与这些女子行房,弄得家中风气一直不太好。

外面经常有传言,他爹的某个外室,和某个男子私会……

不过陈途安也没多管,他还有大事要告诉陈举礼。

进屋取了复合弓递给他:

“我最近在跟曹县尉学武,突发奇想,造出了这种弓。

曹县尉为我将此弓图纸献给了朝廷,可能过段时间就要进京谢恩。

这件事我没告诉二伯父,他一直想让我读书,不喜我弄这些东西。

孩儿本打算这次农假,回曹娥镇一趟告诉娘,但没想到我被王县令弄退学了。

河道也涨了水,二伯父不敢让我乘船回去,说等反正已退学,水降下来再走也不迟。”

陈举礼拿着反曲弓,脸上露出错愕表情,盯着陈途安看了许久,才悠悠地说:“我儿真是厉害。”

陈途安总感觉他这句话中,带着几分埋怨和调侃意味。

陈举礼站在原地不知在想什么,忽然哑然失笑,而后一脸严肃地指着蒸馏装置说:

“听王金说,你靠这个弄出了能印花的布料,此法不知被几人看去。

但我已经警告了王金兄弟,和你的丫鬟,不准他们告诉任何人。”

说着,陈举礼似是怕吓到陈途安,摸了摸他脑袋,摇头叹道:

“得此法定能富甲一方,但若是传出据此法者,是此时之陈家,是祸非福也。”

“孩儿醒得。”陈途安老老实实点头,他也知道这个道理,因此才没开办染房,只在自己小院中实验。

况且,他已经有了打算。

若是赵佶赐给他官身,陈家有他在,估计不会造反,毕竟能当官谁还会造反呢?

他就先弄些小生意做,慢慢发展,保护家族,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若是不论他得没得官身,陈家都要造反。那就准备在方腊造反失败后,聚拢败兵南下占据明州,抢夺海船、携卷工匠出海战略撤退去琉球。

在琉球一边开荒发展,一边夺日本之金银,买占城安南之粮米,高筑墙、缓称王,老老实实发展几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